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10日下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15名委员作大会发言。从立德树人到幼有所育,从教师队伍建设到基础科学战略规划……部分委员在发言中聚焦教育话题。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
立德树人要从六个“讲清楚”精准发力
邓纯东委员发言时说,搞好立德树人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在六个“讲清楚”上精准发力。
邓纯东提出的六个“讲清楚”包括:要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讲清楚;要把中华文明传承与进步规律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演变规律讲清楚;要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讲清楚;要把当代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情况讲清楚;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本质、内涵讲清楚;要把古今中外为人类正义与进步事业奋斗的典型人和事讲清楚。
邓纯东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扎实的工作,切实做到这六个“讲清楚”,一定会极大地促进广大青少年以正确的立场、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思维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心,树立热爱祖国和人民、奉献国家和社会、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崇高精神,树立真善美的人生追求,锻造善良高尚的人格品质。
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
高小玫委员发言时表示,0至3岁婴幼儿养育支持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民生短板,应加快将育幼纳入公共服务支持体系,加快建设托育公共服务体系。
高小玫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切实加大了对包括育幼在内的非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但育幼领域仍存在没有明确责任部门、无法定支出预算、缺乏优惠政策支持、标准体系不健全、服务监管不规范的问题。
高小玫建议,从3岁以下托育服务入手,逐步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育幼制度体系,提出合理的财政支持方式,研究家庭育儿个税抵扣、隔代养育财政补贴等综合政策支持。
第一,托育服务以护育、营养、安全为要。可借鉴国外设有专门的家庭事务部、儿童福利局,加快研究建立我国育幼专职管理机构,逐步实现儿童福利部门专管。
第二,构建社会托育服务体系。要强调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增加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鼓励公助民办、企业自办、社区托育、邻里帮托等各类机构,为育儿家庭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满足早送、晚托、临时托育等多样化的需求。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托育服务,要求基本、普惠、公平、规范。要加强托育服务师资培养,强化规范、强化监管。公共政策、资源、财力的支持和分配应平等对待各类托育机构,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如场地、政策补贴等支持,让社会机构各展所长,营造健康的托育服务生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田刚委员发言时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教育、教师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更好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田刚建议,一是要深化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如加大编制管理改革力度,盘活事业编制总量,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健全教师准入制度,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等。
二是要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包括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调整教龄津贴发放办法和标准,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教师国家荣誉表彰体系,提升表彰层级,赋予教师职业更多荣誉感等。
三是要建设国家级师范教育基地。应尽快聚力建设一批国家级师范教育基地,加大一流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力度,增强高校举办师范教育的动力,进一步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四是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建议扩大特岗计划的实施规模,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逐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重点对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加大综合奖补力度,提高中央综合奖补的最高标准,扩大中央综合奖补的覆盖范围,充分发挥生活补助政策对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杠杆作用。
筑牢“科学地基”, 突破“卡脖子”瓶颈
饶子和委员发言时说,当前,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形势逼人,必须尽快补上基础研究的短板。建议制定国家基础科学战略规划,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
饶子和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R&D经费第二大国,科技论文总数和被引用数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世界第一。然而,由于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仍依赖进口。
饶子和建议:一、要像制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那样,制定国家基础科学战略规划。建议从国家层面就基础科学的发展进行调研,凝练出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所需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重塑国家基础科学体系,筑牢“地基工程”。提出未来10年至20年基础研究的总体规划建议。要坚持分类发展、科学布局,不硬性要求从事转化研究,鼓励部分科学家专心解决源头问题。要集中力量,确保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建立基础研究“国家队”。
二、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建议结合国情,今年将这个比例提高到10%。“顶层设计、合理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我国科技发展的宝贵经验。只要认准方向,久久为功,我们的根基就会越来越牢。新时代振兴基础研究的历史重任摆在了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面前,我们应该担负起让国家强起来的重任,为夯实国家的科学基础出力,向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
来源 | 《光明日报》
图片 | 新华网
|